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2021 起發佈的文章

梵谷

在我對西方美術史產生興趣之前,我已經知道梵谷了。但我不記得自己是怎樣知道梵谷的。他有精神病,後來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他有一幅叫《星夜》的畫是我特別喜歡的。在我開始聽蔣勛的一個談梵谷的節目之前,我對梵谷的瞭解僅此而已。 雖然近年來,我開始讀很多關於西方美術的書,但我只對文藝復興時期以神話和宗教作為繪畫題材的畫作感興趣。對於什麼印象派、野獸派、抽象派等等。。。都不太感興趣。因此,我從沒想過要去瞭解這位荷蘭畫家— 梵谷。直到無意中聽到蔣勛老師談梵谷的節目。 聽完那個節目後,我才知道梵谷當過牧師,他27歲才開始畫畫,37歲因為精神病自殺身亡,在這十年間創作了2100左右的畫作。 聽完於梵谷的故事後,我的心情有點沉重。在這之前我從沒想過,他為什麼會割掉自己的耳朵。蔣勛老師在節目裏提到,梵谷可能有幻聽,不停聽到有人在他耳邊跟他說話,直到有一天他無法再承受這樣的痛苦了,所以他割掉了自己的右耳。不久,他就被關進了精神病院的一個房間裏,那個房間只有一扇窗,梵谷就是這樣日日夜夜透過那扇窗看外面的世界。《星夜》這副畫,就是在1890年,他被關在那個房間裏時畫的。我沒想到,我一直喜歡的這幅《星夜》,梵谷是在一個這樣的環境和精神狀態下完成的。那段日子,他每天透過那扇窗看外面的世界,他會想些什麼呢?他是那樣的孤獨和痛苦。但沒有人可以幫到他。也許,他企圖透過畫畫來治療自己,但後來他還是救不了自己,在1890年7月,他在絕望中自殺了。自殺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一個人選擇自殺,那說明對他來說,活著比死更難受。 Don McLean的《Vincent》是一首關於梵谷的歌。我很喜歡這首歌,現在知道了梵谷的故事後,再聽這首歌,看著這首歌的歌詞時,我居然有一種想哭的衝動。 我覺得梵谷是一個天才,但他也很可憐。 《Vincent》 Starry, starry night 繁星点点的夜晚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ay 为你的调色盘涂上灰与蓝 Look out on the summer’s day 你在那夏日向外远眺 With eyes that kno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 用你那双能洞悉我灵魂的双眼 Shadows on the hills 山丘上的阴影 Sketch the trees and the

無聊

     家母是一個興趣不多的人,加上小時家境不好,沒上過學,一輩子都目不識丁。不然,無聊時也可以讀讀報紙打發時間吧。 前幾年,她養了一隻貓,把全部精神都寄託在貓身上。上個星期,貓出去後就沒有回來了。家母很傷心,因為失去了精神寄託。她說,比起家父去世時,更難過。沒想到,家父在她心目中竟然人不如貓。 我想,那是因為她不像對貓這樣,把全部精神都寄託在家父身上吧。 貓兒失蹤後,她開始怕黑,每晚都不讓我們關掉客廳的燈。她本來就是一個怕靜的人,所以貓兒在的時候,她總是不停地跟貓兒說話。她經常投訴我們做子女的不陪她說話。其實並非我們不想陪她說話,而是根本聊不來。聊不了幾句,隨時會引起罵戰。她絕對是一個難以相處的人,悲觀、蠻不講理。 好吧,不管她如何難以相處,她始終是生我養我的媽媽,所以我都會盡量遷就她,陪她。 一個人無不無聊,應該是性格使然,跟年齡無關吧。年輕人一樣會無聊,所以有些經常要人陪、不停說話,或拼命工作。總之盡量不讓自己有一個人靜下來的時間。 也許,我該慶幸自己是一個享受獨處的人。遇到聊得來的,可以多聊;聊不來的,一個人待著也不錯。 但願,當我變成一個老人時,仍然是這樣。

豆乳湯麵

    吃素後,我幾乎每個週日放假都會自己下廚。因為不想麻煩媽媽。媽媽不是一個喜歡下廚的人,所以從小到大,別人媽媽煮足三餐飯,她就只煮晚餐而已。早午餐都是我們自己搞定的。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媽媽外出工作,我們三餐都是吃外賣。也許是因為媽媽沒有照顧好我們三餐的原因,所以我們家,每個人都會下廚的。至於誰的廚藝比較好呢?只知道,肯定不是我。 平日媽媽只想晚餐要煮什麼已經很頭疼了。現在每逢週一到週五,都要特別為我煮一個素菜,就讓她更煩惱了。因為她不會花太多心思在下廚方面,所以她一般都是炒個青菜或煎個豆腐給我了事。 因此,週六我都會自己買外賣。吃了五天的“清茶淡飯”,週末,我會想吃好一點。 週日,我一般會自己下廚,除非工作累了,人特別懶就不煮了,媽媽煮什麼就吃什麼吧。 為了拿煮什麼菜式的靈感,我會去找一些素食視頻來看。有一天,無意中看到一個豆乳湯麵的視頻。我就去買了一瓶豆乳回來煮麵。 我煮的豆乳湯麵,味道有點清淡,不算好味,也不算難吃。

丹.布朗的小說

   如果沒記錯,會買丹.布朗的小說《達芬奇密碼》是因為看了改編自這本小說的同名電影。因為看了電影覺得不錯,所以見到小說時,就毫不猶豫的買下來了。後來只要在書店見到丹.布朗的作品都會買。 丹.布朗的作品裡援引了大量藝術史、宗教知識和歷史,這都是我所感興趣的。雖然那時沒有認真研究過藝術史,不過見到一些關於藝術的書都會買,可能是潛意識驅使吧。 直到前幾年,無意中聽到一個叫《文藝復興在意大利》的節目,我開始去了解“文藝復興”到底是什麼。其實那時聽這個節目時,每一個字我都聽得懂,就是不太懂說的是什麼。但不知為何我還是堅持聽下去。不懂就弄到懂吧。所以後來買了一本《重返文藝復興》來看。看了這本書後,有點了解什麼是文藝復興了。再後來也看了不少這方面的文章。漸漸地,我發覺自己挺喜歡西方藝術史的。在這之前,我從不知道建築也是一門藝術。除了油畫、雕塑、建築也成為了我了解的對象。 在《文藝復興在意大利》裡提到“三角楣飾”(羅馬時代和文藝復興時期常用的建築橫樑上一種三角形的裝飾形式)突然想起幾年前在廣州沙面拍的照片,所以找出來對比一下,發覺這棟樓房的窗戶裝飾都是三角形和圓弧形。我想,如果那時去廣州沙面已經開始研究建築史,應該就不會只拍下這幾張照片了。 幾個月前,我無意中翻出丹.布朗的《地獄》來讀。這本書是幾年前在書展買的,買回來一直擱在書櫃裡。《地獄》引自但丁的作品《神曲》,這麼巧前段時間讀過一本叫《但丁與神曲》的書,所以這本小說特別吸引我。 對於西方藝術史越了解,我發覺自己越喜歡丹.布朗小說裡的男主角—羅伯特.蘭登。因為蘭登對於宗教的想法跟我一樣。 “要有信仰,就得有信仰的驟變,發自內心地接受聖跡——相信無沾成胎說和神的介入。然後還有行為的法典。《聖經》、《可蘭經》、佛教典籍......這些都包含了相似的要求以及相似的處罰。這些經典都斷言,如果我不能按照具體規則行事我就得下地獄。我不能想象一個神能以這樣的方式統治世界。” — 羅伯特.蘭登” 摘自《天使與魔鬼》 以上這一段摘自《天使與魔鬼》蘭登對於宗教信仰的看法,簡直跟我心裡想的一樣。每次讀丹.布朗的小說,都好像跟著蘭登教授一起冒險一樣。 可以找到一件有興趣的事情,並且可以投入去研究,又何嘗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呢。

413

     2021年4🈷️13日是我吃素一週年的日子。時間真的過得很快,除了不知不覺口罩戴了一年多之外,素,也吃了一年了。 前幾天,聽見同事S問同事T:[ 你姐姐長期吃素夠營養嗎?] 同事T回答說:[ 不知道,沒問她。] 同事T知道我吃素,但因為她不是一個特別八卦的人,所以她從來不問我這類問題。 對於吃素夠不夠營養這個問題,我想,如果她問我,我會回答說,我覺得只要吃得對是沒問題的。所謂吃得對,就是要飲食均衡,多吃蔬果、穀類、豆類等食物,最好別吃太多加工素食品。加上作息規律、運動,多喝水,保持心情愉快,身體就自然健康了。 一年沒吃肉,明顯的改變是皮膚。吃素前,臉上皮膚暗淡無光;現在充滿光澤。還有精神狀態很好,思維清晰,做起事來很有幹勁,感覺身體明顯比吃素前好了。 很多人覺得吃素會不夠營養,但現在已經有很多證明,吃素的人是不會不夠營養的,很多運動員都吃素,他們的體力也很好。 覺得吃素不夠營養的人,是他們沒有認真去了解素食的好處吧。 午餐— 茶菇湯 奶茶撞咖啡

口罩

    冠病疫情發生之前,口罩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陌生的東西。我從來沒有買過口罩。感冒傷風、家裡大掃除,我都從不戴口罩。我壓根就沒想過,自己會有了解口罩的一天,並且天天戴著它上下班。    試過感冒戴口罩,(家人買的)感覺很不舒服,感覺呼吸起來很悶熱。所以每次感冒,可以請病假就請病假,待在家裡不做帶菌者。幸好,本人身體一向不錯,很少感冒,就算感冒都是幾天就康復了。 疫情爆發後,我才知道口罩有棉布的、一次性的、醫療的、N95口罩等等。。。 疫情初期,“被迫”戴上口罩,感覺很不舒服。因為那時口罩都被搶購一空,同事在網上好不容易才買到幾個棉布口罩,賣了兩個給我。 棉布口罩確實比一次性口罩環保。因為每次戴過後都可以洗了再戴,不用每次戴過就丟棄,又為地球製造多一件垃圾。但棉布口罩透氣性較差,每天上班八個小時戴著它,我都會感覺自己呼吸不過來。有時,實在忍無可忍了,我會拉開口罩,讓自己好好呼吸一下。不然,我真怕自己會窒息。那時的我,關心的不是戴口罩舒不舒服的問題了,而是透不透氣的問題。 後來,終於可以買到一次性口罩了。一次性口罩,比起棉布口罩好呼吸多了。不過,用了一段時間,我才知道自己買的,不是醫療口罩,而且品質不太好,耳帶很緊,戴久了雙耳會疼。戴口罩期間,最受罪的就是雙耳了。 再後來,我買口罩時,都會看看盒上有沒有寫著99%隔絕飛沫,如是才買。這次買到的,雖然品質比之前的好,但戴久了,還是會勒傷雙耳。 直到買到這個牌子的口罩,我的一雙耳朵才不用受罪了。因為這個牌子的口罩,耳帶都比較柔軟,就算長時間戴著也不會勒傷雙耳。 不知不覺戴了口罩已有一年了,這個疫情讓我對口罩了解了很多。不知以後疫情過後,不用再戴口罩的時候,走在街上會不會不習慣。。。

四棱豆

   我和老爸都很喜歡吃四棱豆。但掌廚的老媽不喜歡,所以這道菜幾乎不會出現在我們的飯桌上。有一次,老爸的朋友送了一大袋四棱豆給他。結果,那袋四棱豆一直放在冰箱裡,老媽就是不煮。因為老媽不喜歡別人動廚房裡的東西,所以那時我和老爸也不敢“輕舉妄動”。後來,那袋四棱豆不是進了我們的肚子,而是進了垃圾桶。 老媽偶爾煮一次,也會特別強調說的:[ 是你們喜歡吃,我才煮的。] 老爸去世後,這道菜在我們家更是絕跡了。直到幾個星期前,我在超市見到四棱豆才想到,不如買來試下煮吧。我從沒煮過這道菜。但我看過馬來人根本不用煮的,就這樣蘸著馬來棧辣椒醬直接生吃了。所以我覺得煮這道菜應該沒什麼難度的。大不了蘸沙拉醬吃唄。 老媽說,她以前是用蝦米辣椒炒的。根據老媽的說法,這個煮法較為麻煩,加上她又不喜歡吃,所以她就更加不樂意煮了。 而我的煮法呢,就是三根指天椒,切段,有時加蒜蓉,試過家裡沒蒜蓉,用洋蔥也可以。辣椒、蒜蓉先下鍋炒香了,再放白玉菇一起炒,接著才放四棱豆下去炒。大火炒一輪後,轉小火,放少許鹽調味,蓋上鍋蓋燜煮一會就可以上碟了。 沒想到這個煮飯味道不錯。 因為這道菜,我最近才知道自己對食物原來是可以這麼專一的。因為,我幾乎每個星期都炒這道菜來吃。 記得以前我跟老爸說,我喜歡吃糯米糍。老爸就經常給我買。結果,我由喜歡變成吃到怕。 我跟老爸說:[ 喜歡,也不用經常吃吧。] 他才沒經常給我買了。也許,老爸是個對食物專一的人吧。我每次看見他在外吃飯,吃來吃去都是那幾個菜。所以他才覺得,既然我喜歡吃,就應該會想經常吃到吧。他一定沒想到,他的女兒—— 我,是一個這麼不專一的人。 從小,老爸就很疼我。每次見到我愛吃的,都會給我買。他去世後,好像都沒有人給我買過我愛吃的了。這個世界上,好像已經沒有人再記得我愛吃什麼了。真是,有爸的我像個寶,沒爸的我像根草了。 話說回來,本來不喜歡吃四棱豆的老媽,有一次見到我吃得津津有味的,就好奇問我,這麼好吃嗎? [ 嗯嗯,要不你試一口。] 我說。 她試了一口後,居然說味道不錯。接著又吃了幾口。 [ 沒想到,你煮東西味道還不錯。] 她一邊吃一邊說。 那次之後,我每次煮這道菜,都得分一些給老媽吃。 其實四棱豆的營養價值挺高的。挺適合長期茹素的我。

今年吃什麼?

     今年因為疫情關係,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個農曆年都跟往年很不一樣。因為現在仍然處於行動管制期間,不能跨洲,所以很多人不能回家鄉過年。 前幾天聽電台節目,有個男聽眾打電話上電台說,往年都是回媽媽家吃團年飯的,今年不能回,他老婆現在很頭疼不知吃什麼。。。 我沒有不能回鄉過年的問題,不過我一樣有吃什麼的煩惱。因為今年我成為了素食者。其實,反正放假在家,我是可以自己下廚的。問題是,新年嘛,媽媽也有很多東西要煮。我們家廚房不大,不能同時容納兩個人。因此,如果我要自己下廚就必須等媽媽煮好了,我才能煮。 於是,我跟媽媽商量了一下。媽媽說:[ 我炒個菜給你吧!] 我馬上說好。 自從開始吃素之後,我幾乎每個星期放假都會自己下廚。其實,有時覺得挺累的。因為切下洗下煮下,一站就最少一個小時多,有時兩個多小時都有,視乎煮什麼吧。因此,開始明白到,媽媽每天為我們做飯,做了幾十年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我煲的海帶蓮藕湯,沒有肉,我覺得味道也不錯。 其實,我是 不用吃很多菜的。煲個湯,我就可以隨意配飯或配米粉吃一頓了。 這個新年沒有大魚大肉也不錯,至少過年後不用努力減肥。

收拾的困難

      從十多歲開始,我就愛上了看書,更加愛上了買書。有段時間,不管開心不開心,我都喜歡去書店。我就是喜歡聞著書香,被書包圍著的感覺。 有時我覺得自己喜歡買書多過看書,特別是不開心的時候,別人是瘋狂購物,我是瘋狂購書。因此,從十多歲開始買書買到現在,我的睡房早就變成了“書房”。 以前每年大掃除,我都會很用心的把書籍分類好。但隨著時間長了,我的書越來越多之後,我就沒有再分類了。因為太花時間了。我試過為了分類我買回來的書,花了兩天的時間。 因為我很喜歡書,所以我曾經想過去書店上班的。這樣我就可以天天對著我喜歡的書了。結果,我是沒去過書店上班的。有時想,並不一定會實現。而且實現了也不一定有想象的好。 書越來越多,我收拾睡房的難度就越來越高了。前幾年,我已經“清理”過一次了,就是把一些非常確定不會再看的書,捐了出去。沒記錯的話,好像有將近二百本書。。。 捐了這麼多書出去,我的睡房仍然有四箱書,還有一個書架一個書櫃上的書,再來就是書架書櫃都放不下的,只能放在地上的這堆書。記得有個朋友說過,如果我繼續這樣買書下去,要是我八十歲不死,估計都可以開圖書館了。那時我覺得這句話有點誇張,現在看情況也不無可能。 其實近年來我已經減少了買書了。除了因為書越來越多,也因為我真的有很多書還沒看。再買下去,估計到我死那天,我都會仍然有很多書還沒看完。。。 看著這堆亂七八糟的書,還真的有點頭疼,我想,我應該要學習“斷捨離”了。

吃不回的味道

     前陣子逛超市,無意中看見素的香腸、燒賣王和糯米雞。出於好奇,我買了回來試吃。 從外表來看,像極了肉腸的素腸。 先說說,香腸和燒賣王的味道。外表是香腸,但完全沒有香腸的味道。外表是燒賣王的燒賣王,一樣沒有燒賣王的味道。所以我覺得,這些像香腸和燒賣王的素食,只能用來望梅止渴。看著不會失望,但吃進嘴裡就知道不是那回事了。 至於糯米雞呢,我覺得味道還可以。雖然本來的雞肉、叉燒換成了素火腿什麼的,但還是有糯米雞的味道。 有些食物,變成了素食,味道跟葷食不會有很大差別,就是少了幾塊肉而已。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                        廣府炒鴛鴦 比如,我喜歡的廣府炒鴛鴦、亞三拉沙和炒粿條,就算是素的,味道也不錯。 我覺得,既然選擇了素食,就應該以蔬果為主。那些什麼素叉燒啊、素雞啊、素燒賣啊什麼的還是少吃點好。 前幾天,家裡煮羊肉湯,我聞著還是覺得挺香的。因為我喜歡吃羊肉,特別是咖喱羊肉。還有我喜歡的椰漿咖喱雞飯,素的肯定吃不到那個味道。 吃素將近一年,有時我仍然會問自己,我就這樣放棄一些我喜歡的葷食,真的不可惜嗎?我吃素不是因為宗教信仰,我是自由選擇的。就算我中途放棄,也不會有人譴責我。 我又問自己,我真的很想吃肉嗎?其實又不會。那天我聞著家裡的羊肉湯的味道,並沒有很想吃肉的衝動,就是覺得聞著這個味道不錯。 所以我還是會堅持素食。正因為我是自由的,我更不應該放棄。我沒有忘記自己為什麼選擇吃素。 素食的世界找不回舊時的味道,那就重新出發尋找新的味道吧。舊時的味道就讓它留在回憶中好了。

思考死

       第一次感覺到對死亡的恐懼,應該是在十歲前的某一天,在電視上看了一部關於挖掘陵墓的紀錄片。當我看見那口被挖掘出來的殘舊棺木和躺在裡面的尸體時,不知何故,我就馬上聯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這樣。也許,當時我對死亡是沒有什麼概念的,但那一刻我卻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躺在一口棺材裡。我甚至想,一個人躺在那裡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也許,當時年紀小,我還沒意識到,一個人死了是不會再有感覺的,當然也不會恐怕躺在棺材裡了。 因為當時對“死亡”的恐懼太強烈了,所以直到現在仍然印象深刻。這也成為我後來一直思考的問題。因為我怕死。我希望可以找到一個讓自己“舒坦”一點的說法,去迎接隨時到來的死亡。 最近讀到周國平的一篇文章《思考死:有意義的徒勞》。文章裡提到,很多哲學家都企圖說服自己,甚至別人去接受死亡並不是一件壞事,根本不需要懼怕。 事實就是,不論我們接不接受,我們有一天都會死。到底有多少人可以坦然去接受這個事實呢?我身邊就有不少人,以鴕鳥的方式來逃避死亡的問題。比如,不提及與死亡有關的事、醫院、診所、藥房什麼的,總之與病痛、死亡有關的一切,都別提。你一提,馬上翻臉不認人。 [ 死亡和太陽一樣,都不能面對面地注視。—— 拉羅什富科公爵 ] 我問自己:我為什麼怕死? 我怕死後的未知世界嗎?我怕失去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嗎?好像都不是。我想,我更怕的是,我會死得很痛苦。 那麼,如果我非常幸運地在睡夢中死去,是不是就不怕呢?答案是:我不知道。 因為有死亡,所以人類才需要宗教。因為宗教可以安慰我們,死後我們也許可以上天堂,我們也許可以得到在人間得不到的一切。 問題是,我無法像大部分人這樣盲目去信仰某個宗教,然後相信自己死後也許會上天堂。因此,我有時真的挺羨慕那些深信不疑自己死後會如何如何的人。至少,可以得到一些安慰。不像我,不知道自己該相信什麼。我不知道自己該相信有天堂與地獄,六道輪迴,還是死後什麼都沒有。 我只知道,不論我相信什麼,有一天我都是必死無疑。 [ 盧克萊修 ~ 回頭瞧瞧,那些我們出生之前的無盡的歲月, 對於我們是如何不算一回事。 並且自然拿這個給我們作為鏡子, 來照照我們死後那些未來的時間。 難道裡面有什麼顯出這樣可怕? 難道這一切中有什麼東西那樣悲慘? 難道它不是比任何睡眠更平靜更好?] 出生之前和死後真的沒有區別嗎?我覺得是有區別的。對我而言,

不安的午餐

     自從開始吃素之後,我家附近、公司附近的素食餐廳都差不多去過了。我比較喜歡以天然食材烹調的素食餐廳。比如那些用很多什麼素叉燒啊、素雞啊等加工食品,很少見到蔬菜的素食餐廳,我是不太感興趣的。 經過我的篩選後,我經常去的素食餐廳就只有特定的兩三間而已。因此,當我發現一間不曾去過的素食餐廳時,我都會去試下的。 這天中午,我在附近超市買完東西後,路過一間標榜以天然食材、無添加劑的素食餐廳。我翻了翻他們放在門口的餐牌,看上去好像很不錯。於是就決定試下這間餐廳。 推門進去才發現,裡面空無一人。 這時,有一個瘦矮的男人從後面廚房出來問我:[ 買外賣嗎?] [ 只能外賣不能堂食嗎?] 我問。 他一開口就這樣問我,我以為不能堂食。 [ 可以堂食。] 他回答說。 我找了個靠近門口的位置坐下來,感覺有點不安。 [ 點餐請到櫃檯。] 男人走進櫃檯後面對我說。 [ 我要這個。] 我指著餐牌上其中一個餐說。 [ 這個沒有。] 男人面無表情的說。 [ 那這個呢?] 我又指著另一個餐說。 [ 這個也沒有。] 男人仍然面無表情的說。 [ 那有什麼呢?] 我問,有點後悔走進這間餐廳。 [ 這個。。。這個。。。這個和這個都有。] 男人指著餐牌上的幾個餐對我說。 我看著他說有的那幾個餐良久,仍然做不到決定。因為我走進餐廳前,想吃的東西不在這幾個餐的選擇裡。 那一刻,我真的非常後悔走進來。總覺得這間餐廳的人怪怪的,加上餐廳裡只有我一個人,感覺更加怪異。心想,不會是黑店吧。 我真的有點想跟面前的男人說:[ 不好意思,這裡沒有我想吃的東西,還是算了。] 然後掉頭走人。但我還是沒說出口,雙眼仍然盯著面前的餐牌看。 男人看我有選擇性困難,就給我推薦說:[ 這個不錯的,如果你吃辣的。] 我看著他在餐牌上指的那個餐,也不去研究是什麼了。心想,趕快吃完趕快離開吧。 [ 那就要這個吧。] 我說。 我回到座位後,看著男人在廚房裡忙進忙出的。我掏出手機查看這間餐廳的評語。沒想到,這間餐廳居然有四星,而且來過的食客給的評語都不錯的,說服務態度好,食物味道不錯,價錢也合理什麼的。看完網上的評語後,至少知道這間不是黑店,感覺放心一點。 這時,一個五、六十歲的大叔正端著我的餐過來給我。他一邊走過來一邊面無表情的盯著我看。讓我感覺更加不舒服。大叔把食物放在我面前,看了我一眼就轉身回